王莉莉:事业产业双驱动 养老服务更优质
事业产业双驱动 养老服务更优质
王莉莉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国今后较长一个时期的基本国情。我国自2000年进入老龄社会,老年人口规模日益庞大、老龄化程度日益加深。人口老龄化对经济运行全领域、社会建设各环节、社会文化多方面乃至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都具有深远影响。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加强老龄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立了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发布,明确提出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健全养老服务体系。
健全养老服务体系,要推动养老事业和产业双轮驱动,围绕创新体制机制、提升专业化水平、做实居家养老服务、推动基层医养服务深度融合、丰富市场供给、拓展服务领域等方面下功夫,将养老服务做大做强。
创新体制机制
创新养老服务体制机制,应从事业和产业两方面共同推进。养老事业方面,目前应加快长期照护保险制度建设步伐,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及其家庭长期支出的服务费用给予制度性保障,帮助这些老年人在生命的最后阶段,维护尊严,提高生活质量,需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步推广。
同时,重点推进建立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尤其是研究制订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确定服务内容,建立相关标准与规范,设立服务供给方准入门槛等,这是夯实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基石,需要加快速度推进。
养老产业方面,重点引导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养老服务产业中来,进一步推动老龄用品、老龄辅具、康复、护理等发展较好的产业,积极发展老龄金融、老龄宜居、老龄文化、老龄科技等新兴产业,促使产业内部均衡发展。
扩大服务供给
目前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主要集中在医疗、康复、护理、照料等刚性需求方面,与之相对的是,供给端存在比较明显的结构失衡,有效供给不足。医疗、康复、护理、照料等方面的服务供给呈“哑铃型”,以护理机构为例,中端的专业机构不足。
未来,应以满足绝大多数中等收入家庭老年人的刚性服务需求为主,构建“纺锤型”养老服务体系,扶持社会力量发展中端养老服务产业,并不断提高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发展针对失智老年人的相关服务需要未雨绸缪。与失能老年人相比,失智老年人的照护需求更多元、更复杂。在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的过程中,对失智老年人的筛查、干预、照护等问题要尽早关注,提前安排。
医养深度融合
从目前国内的普遍情况来看,居家养老服务发展相对滞后。我国提出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体系中的各个主体不是割裂的,而应相互融合,互为支撑。要充分利用机构养老服务,以点带面,将服务延伸到社区和家庭,特别是满足老年人日间照料、康复护理等刚性需求。
还可以培育一些规模小、灵活度高、遍布街道社区的中小型养老服务机构,特别是在一些细分的服务市场领域,比如老年护理、卫生保健、健康咨询、体检等服务领域,以满足老年人的个性化需求。
同时,要大力扶持、引导社会力量进入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市场。探索普适的“物业﹢养老”服务模式。充分发挥低龄老年人的作用,发挥老年人力资源的能动性。在夯实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体系建设,形成社区养老服务文化的基础上,有效提升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的活力。
目前关于医养结合一个比较大的误区就是把医养结合简单理解为“医疗﹢养老”,或是“养老﹢医疗”。在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医”指包括健康管理、疾病预防、疾病诊治、康复护理等全方位的老年健康服务。“养”即包括经济、精神文化等多方面的,针对公民老年期的服务。
目前主要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一是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或医疗机构,二是医疗机构增设长期照护服务或开辟养老服务区域,三是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开展合作。而大多数居家、社区老年人面临着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发展滞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延伸服务不足的困境。
因此,要进一步推动医疗、养老等各类服务资源融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可以依托各地现有的健康服务平台,进一步发挥市场、相关基层组织的创新力量,探索不同模式的医养结合服务,为老年人提供更多更优的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和护理服务、长期照护服务以及心理健康服务,通过健康服务发挥支撑作用,增强老年人的身体机能、认知能力与心理调适能力等。
拓展服务领域
数量庞大的“银发族”既带来了“银色挑战”,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当前,如何顺应老龄社会,发掘经济新动能,推动老龄社会条件下的经济发展走出新路子、形成新业态,已经成为迈入老龄社会的国家普遍面临的经济新机遇与新难题。
“事业是基础,产业是希望”,要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广泛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抓住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机遇,实现人口老龄化条件下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目前重点是要进一步激发老年人及其家庭的消费需求,丰富市场供给,拓展服务领域,例如老年旅游、老年教育、体育健身等。特别是“60后”逐渐进入老年期,他们的文化程度、经济水平、消费能力以及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都相对较高,在丰富养老服务市场供给时,要注重这一批老年人的服务需求,结合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和消费心理,开发多样化的文化娱乐休闲产品。
此外,还应创新养老服务模式。一方面,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途径,促进养老服务业转型升级,加强对养老服务的管理,提高养老服务效率。
另一方面,要在保留一定传统服务模式的基础上,有效实行“互联网﹢养老”服务,形成“互联网﹢健康”“互联网﹢养老”等智慧医疗、智慧养老服务体系。同时不断提高老年人智能技术的应用能力,开展体验学习、尝试应用、经验交流、智能技术应用培训等活动,切实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