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小兰:完善“一老一小”家庭支持政策
中国老龄科研中心老龄健康所研究员 伍小兰
近年来,全社会高度关注养老托育服务体系建设和人口长期均衡发展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均高度重视家庭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的作用,明确了多方面支持家庭的政策措施。因此,立足家庭视角,纾解家庭养老之忧、育儿之难,加快完善“一老一小”家庭支持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提高家庭保障能力
人们往往以家庭为单位应对外部风险,提高生活质量。但目前,家庭普遍面临稳定性弱、养育成本高、养老负担重等问题,处于自我保障能力和对成员的保障能力双重减弱的处境。
因此,“一老一小”家庭支持政策要以家庭整体为对象,从全生命周期的视角关注家庭重点成员(如儿童、老人)的需求,通过设计一系列制度、政策和机制,塑造儿童友好、老年友好、家庭友好的政策环境和文化环境,支持家庭功能发挥,促进家庭稳定和发展,让家庭成为婴幼儿健康成长和老年人舒心养老的“兜底者”。
“一老一小”家庭支持政策的落实主体,包括家庭主体和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社会主体。其中,政府应发挥政策规划、资金投入、市场培育、环境营造等引导作用;企业、社会组织参与提供多样化的养老托育服务,落实、实施家庭相关政策,如允许有需要的员工弹性工作、异地工作、享受护理假,实施家庭友好的项目等。
推动服务融合发展
统筹推动“一老一小”服务融合发展。在托育方面,需要全面强化政策支持,为城乡家庭婴幼儿照护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在养老方面,需进一步推进养老服务普惠化、优质化发展,实现“从有到好”的提升跨越,提升长期照护的可及性和专业性,缓解“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现实难题。
发挥社会组织、企业在养老托育中的激活和补充作用,鼓励开发“一老一小”志愿服务项目,鼓励邻里式、互助式养老托育服务发展。
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作用,满足社会多样化新型养老托育需求。发展“互联网﹢”养老服务业,鼓励企业研发各类适合老年人使用的智能终端和设施设备,加强老年远程教育网、老年健康服务网、康复辅具服务网等网站建设。
大力支持和引导亲子产业发展,鼓励企业以家庭为单位进行项目设计,如家庭健康计划、家庭保险等。
三种方式强化支持力度
强化“大家庭”支持。中国当代家庭构成呈现直系家庭稳定和单人户数上升的趋势。家庭结构既向小单元发展,也有“大家庭”组成形式。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落实当下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的背景下,国家需重视对于“大家庭”的支持,即通过支持“一老一小”家庭为家庭减负、赋能,重塑家庭的意义,在全社会营造“大家庭”和谐的氛围。
强化流动家庭支持。在人口流动浪潮中,受影响最大的就是家中的儿童和老人。推动家庭式流动和迁移,促进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与常住人口挂钩,推动公共资源按常住人口规模配置,从根本上减少迁移过程中的家庭分离,促进迁移者家庭的社会融合。针对日益普遍的城市内人户分离现象,加强跨域合作和信息反馈,实行“一口受理、协同办理”,建立以居住地街镇为主的长效化、规范化工作机制,将养老抚幼政策落到实处。
强化对留守家庭的支持。对于义务教育年龄段的农村留守儿童,通过提供家庭补贴和工作机会的方式,鼓励直系亲属陪伴孩子成长。通过提供交通补贴、优惠以及路程关爱陪伴服务,全社会共同帮助留守家庭获得更多机会实现团聚。开展家校合作,对留守儿童祖辈进行父辈替代性养育教育,增进代际关系,优化家庭成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