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吴玉韶:把积极老龄观融入养老服务全过程

吴玉韶:把积极老龄观融入养老服务全过程

创建时间:2022-04-06 12:15
   《规划》中设立“践行积极老龄观”专章,这在我国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历史上是第一次。
   “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是贯穿《规划》始终的灵魂和主线,是新时代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
   积极老龄观既是一种新理念,也是一种新行动,要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积极的政策和更加积极的行动,推动新时代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要更加强调老年人独立。《联合国老年人原则》强调老年人工作五个核心思想是“独立、参与、照顾、自我充实、尊严”,这里的“独立”强调的是老年人财务、居住、行为、思想等诸多方面的独立,之所以把“独立”放在第一位,是为了强调老年人独立的特殊重要性。
   在世界范围内,日本养老服务之所以做得好,与其核心理念“自立支援”有关,他们强调老年人能够做的事要尽可能让他们独立去做,老年人自己做不了的事,国家和社会给予必要的支援。
   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时间短,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更多强调的是照顾,对独立很少予以关注。我国在推动时代新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进程中,要更多地把独立理念有机融入养老服务政策、制度和实践全过程中,充分发挥老年人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激发老年人内在活力和潜力,避免过度依赖和过度照顾。
   要更加强调老年人参与。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最核心的内容是参与。传统上,老年学认为老年人是负面、衰弱、消极的,是一种负担;而积极老龄观认为,老年人不仅不是社会的负担和包袱,而是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和财富。研究与实践表明,60-69岁的低龄老人,思维能力保持着普通人智力高峰期的80%-90%,部分人智力和创新力甚至会进入一个新的高峰期。
   虽然我国“十四五”时期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但仍然是以低龄化为主的老龄化,低龄老年人占老年人总数的55%以上,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潜力更加广阔。新时代养老服务业应当以促进老年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老年人不只是被动接受服务的客体,也是主动提供服务的主体,我们不能只考虑老年人之“用”,而要更多考虑如何“用”老年人
   老年人之间心灵距离最短,在提供精神关爱、非常规、临时性服务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可以通过建立“时间银行”,开展互助养老服务,鼓励低龄、健康老年人帮助高龄、失能老年人,充分发挥老年人的价值和作用,这是积极老龄观的应有之义。
   要更加强调老年人教育。《规划》对老年教育进行了重点部署,有许多创新和亮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积极看待老龄社会,积极看待老年人和老年生活,老年是人的生命的重要阶段,是仍然可以有作为、有进步、有快乐的重要人生阶段。”这意味着新时代老年人离不开终身学习,老年教育在养老中的地位和作用将越来越大,与养老机构的“床位”相比,老年大学的“座位”是一种更积极、更主动、更经济的养老选择。
   推动新时代养老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要把老年教育列为重要内容,适应新时代老年人的新需求,着力推动老年教育功能由娱乐型向赋能型转变,重点在开发老年人潜能上下功夫,增加就业创业、社会参与、社会管理、社会服务等内容;另一方面要推动老年教育有机融入养老服务各个环节中,养老服务不只是被动的照顾服务,而是更多着眼于老年人的继续成长和再社会化,真正实现教养结合、学养结合。

主办单位: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28号

制作维护: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信息与技术研究所    邮编:100088    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京ICP备050685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