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老龄新闻 > “学习贯彻全国老龄工作会议精神研讨会”举行,专家热议老龄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学习贯彻全国老龄工作会议精神研讨会”举行,专家热议老龄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创建时间:2021-10-19 10:42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进老龄事业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这个事业的发展过程中,有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我认为也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那就是思想、认识、理论的准备和应对。”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会长刘维林说道。
10月17日,在中国老龄协会指导下,由中国老龄协会政策研究部、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老龄智库专家委员会主办的“学习贯彻全国老龄工作会议精神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上,以中国人口学奠基人99岁的邬沧萍教授为首,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为推动我国老龄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邬沧萍: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升老年人自理能力
“目前国内失能、半失能老人达到4000万人。不敢预计将来多少,但是有些专家预计到2050年,失能、半失能老人将达到7000万。”中国人民大学一级荣誉教授邬沧萍指出“健康问题,贵在坚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第一个补短板的方面就是要将老年人的自理能力大大提高,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如果我们现在能够做得好,这块短板是可以弥补的,未来失能、半失能老人可能就不会有预测那么多。
除了补短板,还要强弱项。“现在应该承认,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需要社会经济政策来补充,社会经济政策就是我们所说的要强弱项。”如何实现强弱项?邬沧萍指出,强弱项的答案就是实现共同富裕。“在应对人口老龄化过程中既要实现健康老龄化,也要实现全民的共同富裕,让老年人能够做到普遍的自理、能够健康,让老年人都能够拥有正能量。”
朱耀垠:加强农村养老服务
农村面临的许多实际困难大家都很清楚,一个是家庭养老服务功能在弱化,二是农村养老和医疗服务的难度加大,三是农村机构养老活力不足,这些问题在各地都比较普遍的存在。”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朱耀垠同样指出,促进老龄事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强弱项,补短板。就加强农村养老服务、加强农村老龄服务而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多渠道提高养老保障的水平。“要优惠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险政策,形成农民缴费参保的激励机制,这是一个重要方面。还要发挥土地收益权和集体经济收益权养老保障作用,多渠道增加农民财产收入,创新子女赡养父母的方式。”二是发展切合农村实际的互助养老服务;三是盘活农村社区的养老资源;四是提高农村养老院的服务能力。
高成运:完善老年人健康服务体系,降低老龄化应对成本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高成运指出,低成本应对人口老龄化,最关键是老龄健康问题的解决。将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提升健康预期寿命,将老龄人口转化为健康人口,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基础工程。所以老龄健康服务体系必须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
当下来看,虽然医改以来在体系建设,医药控费等方面取得成效,但是从中长期应对人口老龄化角度来看,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医疗,轻预防”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转变。
高成运表示,要将健康理念贯穿养老服务的各环节,做好全生命周期的养老准备,提升健康养老能力。要加强老年健康教育、老年健康评估、老年慢病干预,提升老年健康素养。要发展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和保障体系。要发展社区和居家医养结合服务,将来可以探索融合家庭养老床位和家庭病床功能。要改变老年人目前围绕医院打转转的现状,加快建立基于社区以老年人为中心的健康服务体系。同时,要加强对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加强对现代科技与健康保障集成应用问题的研究,在老龄健康科技研发上下功夫。
在此次研讨会上,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与阿里巴巴集团签署了“数字助老、智慧养老”战略合作备忘录,双方将从共建老年医学健康公益科研平台、共建老年学和老年医学智库,共同承担全国智慧助老专项行动,共同拓展完善适老产品和康养服务产业生态,共同创建智慧助老示范社区/城市等方面开展全面合作。

主办单位: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28号

制作维护: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信息与技术研究所    邮编:100088    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京ICP备050685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