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生活看变迁
尊老得福,重阳又至。近日,新华社记者赴河北、黑龙江、四川、北京采访数位百岁老人,从他们的生活变化看时代的变迁。
说起今昔变化,家住北京市朝阳区三里屯街道中纺里社区的黄在敏老人用“天地变化,一个天一个地”来形容。
“现在的日子过得多高兴啊,要什么有什么,要吃什么吃什么。”她乐呵呵地说。黄在敏1921年10月出生,老人清楚地记得,新中国成立前,全家只就着一块酱豆腐吃饭。
家住四川省成都市金堂县赵镇街道的沈定琼老人告诉记者,新中国成立前,全家吃不饱饭,一天就吃一顿,她经常饿得昏倒,现在“吃得好、睡得好,没啥烦恼”。
身上穿着孙子给新买的红外套,脚上的红布鞋绣着小熊图案,沈定琼说:“这日子太巴适了!现在我享福了!”
百姓吃饱穿暖的背后,是我国农业产业的巨大进步。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老龄社会与文化研究所所长李晶介绍,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目前达到474公斤,国际上通常认为400公斤是粮食安全的标准线,我国已连续多年超过这个标准。
不仅吃饱穿暖,而且安居乐业。沈定琼的两个儿子2003年均新建了楼房,老人搬进新楼房,过着四世同堂的生活,享受天伦之乐。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老龄统计与调查研究所副所长翟德华说,老人们保持良好的个人生活状态和积极的社会参与意识,精神上的健康富足对老年人保持良好的身心功能大有裨益。
“我看神舟上天了!”黄在敏拍着手对记者说,露出孩子般的笑容。每天看新闻,看国家变化,是她生活的固定内容。
黑龙江哈尔滨市南岗区市民李增芬1920年4月14日出生在山东的一个村庄。如今,她四世同堂,看看新闻、唱唱京剧,日子平淡而幸福。
李增芬对记者唱起《苏三起解》,吐字清晰。“你这么年轻,等着过好日子吧。”她用瘦弱却温暖有力的手拉着记者嘱咐道。
老有所乐,老有所养。回忆起2000年两个闺女带着自己去国外旅游,外甥女开车带自己到郊区游玩的情景,黄在敏高兴得合不拢嘴。
百岁老人的生活变化见证着我国百姓生活品质的大幅提高。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老龄经济与产业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王莉莉说,1980年,电视机属于稀缺品,城镇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电视机32台,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拥有电视机0.4台。如今,电视机等家用电器在城乡居民家庭已经普及。2020年,全国居民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为37.1辆。
说起百年变迁,百岁老人最大的感受是,新中国成立后战乱结束了,人们不再过动荡日子,人身安全有了保障。
“火!火!火!”李增芬回忆起日本兵叫嚷着向她要火的情景:她颤抖着将火柴递了过去,但没想到,接过火柴的日本兵随即点燃了她家的柴火垛。
“抗日战争时,我一家跟着婆婆逃难。我们要过桥,日本兵不让过。我亲眼看见,日本兵‘啪’一下用刺刀朝一个中国人的肚子刺去,人倒了,一会儿就死了。大家都吓死了,赶紧逃跑。”黄在敏对逃难经历至今心有余悸。
战乱,是百姓的苦难。农村也没有安稳日子,沈定琼回忆说,新中国成立前,村子常闹匪患,一家人东躲西藏。
老人们如今过着安逸有保障的生活。沈定琼除了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障,每月还享受高龄津贴240元,满100岁后有600元。
在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康寿园老年公寓,今年103岁的薛厚生正在读书看报。大学生志愿者来老年公寓看望他时,老人都要和孩子们聊上几句。他高兴地说:“现在大学生多起来了。”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老龄战略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王海涛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惠老政策,提高老年人福祉,确保广大老人们安度晚年。全国人均预期寿命从新中国成立初的35岁提高到77.3岁。
“祝国家越来越繁荣、越来越幸福,人民的生活越来越好。”李增芬老人难掩内心的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