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老龄新闻 > 我国老年痴呆患病率近6.0% 认知症老年人照护服务需求亟待积极应对

我国老年痴呆患病率近6.0% 认知症老年人照护服务需求亟待积极应对

创建时间:2021-05-17 02:16

“从源头上最大限度地降低老年群体中认知症的患病率和失能发生率,使认知症老年人尽可能长时间保持健康独立的生活,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5月12日,全国老龄办党组成员、中国老龄协会副会长吴玉韶在发布《认知症老年人照护服务现状与发展报告》《认知症老年人照护服务指南》的专题研讨会上强调,应尽快建立完善认知症老年人照护服务的费用分担、需求与服务评估标准、家庭照护服务支持等政策制度。

 

微信图片_20210513141152.jpg

 

 报告指出,目前,中国有超过1.8亿老年人患有慢性病,60岁及以上老年痴呆患者约有1507万,认知症老年人的照护服务需求呈现快速增长趋势。预计到2030年,中国老年痴呆人数将达到2220万,2050年将达到2898万。与此同时,认知症老人的照护服务需求也将随之持续增长,家庭照护服务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将日益凸显,为认知症老年人提供专业照护服务或将成为养老服务机构转型的重要契机,长期护理保险将成为认知症老人照护服务的有力支撑。

难点在哪儿?

 报告指出,近年来,虽然认知症在中国越来越受关注,认知症老年人照护服务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但仍存在专项政策制度不完善、专业照护服务供给不足、社会知晓率偏低、家庭照护经济负担沉重等问题。

 报告认为,以现状为基础,我国认知症老年人照护服务发展得出四个基本判断。

 一是照护服务需求总量持续增加。当老年人口达到峰值时,认知症老年人的照护服务需求也将达到顶峰,需要提前在思想、制度、物质等方面做好全方位的准备。二是家庭照护服务人力资源仍然短缺。预测到2035年我国老年抚养比将超过50%,2050年将达到67.9%,认知症老年人家庭自身能够提供照护服务的人力资源将日益减少,专业化照护服务需求将呈持续增长趋势,但难以得到满足。三是养老机构的照护服务对象将逐步转变。养老床位供需不匹配,大部分养老机构市场化发展水平不高,盈利能力不足,为认知症老年人提供专业照护服务,或将成为养老服务机构转型的重要契机。四是长期护理保险将成为照护服务的有力支撑。中重度认知症老年人属于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同样需要纳入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范畴,由长期护理保险提供有效的护理保障或者经济补偿,成为使认知症老年人家庭得以维系和喘息的重要支撑。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的不断发展和认知症老年人数量的持续增多,如何满足认知症老年群体不断增长的照护服务需求,将成为国家、社会、家庭亟待解决的问题。

出路在哪?

 报告通过聚焦“基础数据”“主要矛盾”和“发展趋势”三大关键问题,从而根据现有研究成果和调查数据,为相关部门出台对口政策措施提供数据支撑;把研究重点放在能够早突破、早见效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上,为有解决问题能力的职能部门提供决策参考;把科学预测和研判融入对策建议,提出了开展早筛查、早诊断、早干预行动。

 “通过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能够有效地降低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经济压力和财政负担,也有利于老年人力资源的再开发和利用,补充劳动人口供给。”吴玉韶认为,健康老龄化是低成本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长久之计。

 他强调,要整合社区各类资源和设施,进一步提高专业机构的照护服务质量和家庭照护服务能力,以认知症老年人照护服务研究为突破口,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和老年健康体系更加完善。

 

微信图片_20210513141228.jpg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阿尔茨海默病分会主任委员解恒革呼吁,养老服务机构、社区服务机构、社区医护人员和慈善基金等多个主体可以在阿尔茨海默病防控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大对患者及其家庭的帮扶力度。

 

微信图片_20210513141253.jpg

 朗诗常青藤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罗丹建议,探索“医养结合型”认知症专业照护中心,对养老机构设立认知症照护专区、收住认知症长者的给予床位和运营等补贴。

 

微信图片_20210513141311.jpg

 北京幸福颐养医疗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傅力认为,引入特色失智照护模式:ASC娱乐疗法、好朋友照护法、蒙台梭利照护法,可为认知症长者提供体能、创造力、社交、感官等方面的锻炼。

微信图片_20210513141331.jpg

 康语轩孙河老年公寓负责人金恩京表示,以人为中心的介护理念要贯穿在运营的每个环节中,最优的护理就是最好的治疗。

 吴玉韶坦言,爱和陪伴是最好的照护,每个人都是主角,都有一份责任,共同构建认知症老年人熟悉、和谐、友好的生活环境,让他们继续享受有品质、有尊严的生活,继续享有参与社会活动的权利。

 

主办单位: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28号

制作维护: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信息与技术研究所    邮编:100088    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京ICP备050685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