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老龄新闻 > 银发经济成新支柱:博鳌论坛聚焦健康老龄化与产业发展

银发经济成新支柱:博鳌论坛聚焦健康老龄化与产业发展

创建时间:2024-07-19 14:20

   发展银发经济,既是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也是推动形成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支柱的优选。基于此,7月18日,在博鳌亚洲论坛全球健康论坛第三届大会期间,特别设立“将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分论坛。

   与会嘉宾剖析银发经济产业,把脉行业现状。财经新康养了解到,中国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正逐步完善,涵盖从健康促进到临终关怀的全方位服务。长期照护和适老化改造成为关键领域,其中机构长期照护前景被看好,适老化改造则被视为银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同时,安宁缓和医疗受到关注,呼吁加强死亡教育、医护人员关怀及社区衔接。华润健康等医疗机构通过转型“医康养”模式,成功应对偏远地区医院运营难题,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有尊严的照护服务,并实现盈利。

   总体看,银发经济将朝着规模化、标准化、集群化、品牌化方向发展。随着老龄化的加剧和消费需求的增长,银发经济产业规模将持续扩大,服务和品种将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政府也有望加大财政支持、完善法规制度和产业标准以加强市场监管。

   发展预防性健康事业 为高峰需求布局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65岁及以上人口分别达到2.97亿人、2.17亿人,对应人口占比分别为21.07%、15.38%,我国已全面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

   根据联合国预测数据,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老龄化率)不仅持续提高,在2030年后将在已达到的基础上明显加速,到2040年之后速度虽然略为平缓,但是提高的势头仍将继续到2055年。即使到本世纪末,中国的老龄化率仍将比2022年的水平高7个百分点。

   面对这一宏观背景,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高成运认为,让健康老龄化助力银发经济,要挖掘老龄健康红利,大力发展预防性的健康事业和产业。

   高成运表示,一方面,要在全社会倡导主动健康观,“每个人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打造新媒体时代权威性的适老化健康科普平台,提升全民健康知识、健康能力。另一方面,要实施全民保健战略,大力推广养生保健方法,发展现代养生保健技术,将健康保健的理念纳入我国居民健康素养。

   此外,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建设备受关注。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陈峥介绍,这一体系贯穿健康促进、预防疾病、慢病管理、疾病救治、康复、长期照护、临终关怀全过程。

   其中,长期照护指的是在日常生活中的活动,吃饭、洗漱和社会交往需要人员长期看护,以及失能、失智和疾病需要医疗支持的服务。养老院和护理院要专业化运营和管理,合理分工布局,才能满足长期照护要求,为高峰需求的到来布好局。

   产业间涉及面广 呈精细化发展特点

   2024年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发展银发经济增进老年人福祉的意见》,银发经济这一产业如何发展,迎来了顶层设计。目前,银发经济各细分领域多元产业均已有所发展。

   “适老化改造是健康老龄化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是老龄友好社会的重要保障。适老化改造不光是居家的适老化改造,也包括社区和城市公共环境的适老化改造,所以它从空间来讲涉及到居家环境和社区、城市公共环境。”北京安馨康养产业集团董事长鄂俊宇介绍。

   鄂俊宇表示,适老化改造在全国范围内是拥有万亿规模的产业,在北京市范围内将拥有几百亿规模的产业规模,是银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同时,居家适老化改造还可以带动居家养老用品、康复辅具、智慧终端产品和家政服务、康复医疗、生活护理、健康管理等相关银发产业的发展。

   优客工场创始人毛大庆分享了安宁缓和医疗目前的现状。他说,安宁缓和医疗是老龄社会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一步,是生命末期的质量关怀。这一领域毛大庆呼吁关注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死亡教育。二是从事安宁缓和医疗的医生、护士、社工、志愿者,他们的身心健康需要大范围铺设专业的疗愈系统。三是与社区、家庭的衔接问题。四是专业的医护人员缺乏问题。

   “我们现在的医护比是1比1.18,发达国家超过1比4,如果我们没有培育护士、护理人员的能力,恐怕下一阶段我们要建立一个全社会互助照顾的结构,这恐怕也是下一个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毛大庆说。

   探索医养结合 助力有尊严养老需求

   在银发经济的发展模式上,医养结合是最有中国特色的健康老龄化的实践。即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面向居家、社区和机构养老的老年人,在日常生活照料的基础上,提供所需的医疗卫生相关服务。

   华润健康主营医疗,在全国布局了159家医院,拥有2.5万多张护理床位。华润健康集团副董事长、总经理于海坦言,“在医院的运营中,我们发现,三级医院、部分二级医院,盈利能力健康,但是在一些偏远地区的二级、一级医院甚至是社区医疗卫生机构,运营起来比较艰难。老百姓更愿意集中到大医院看病,对一二级医院缺乏信任感。”

   因此,华润健康主动转型,布局“医康养”相结合的产业模式,依托在医院的资源基础上,做适老化的改造,最终形成医康养机构。

   “目前,我们在2.5万张存量床位中,已经转型了4000张床位,主要面对的是失能、半失能的刚需老年人,让他们在我们的医康养机构中,有幸福感、获得感、有尊严。目前这块业务做得比较好,实现了盈利。”于海表示。

   “我非常看好机构长期照护的前景,包括护理院和医养结合机构,其优势是专业化和成本效益高,它与居家照护互为补充。我国目前养老院入住率较低,主要是因为专业化的服务没跟上。我们刚刚进入老龄化社会,如果按照欧美发达国家的专业机构照护比例,我国护理院的发展还有广阔空间。”陈峥说。

   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副司长刘芳表示,“在医养结合方面,我们希望能够有多元的发展,既要发展专业队伍,也要重视家庭照护者、社工和志愿者的作用,保障基本的服务。另外,一定要把居家社区和农村作为工作的重点。”

   在支持服务体系建设上,中央预算内投资等多种资金支持医疗机构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同时,国家卫健委会同发改委等部门,实施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会同发改委、民政部等部门,提升居家社区医养结合服务能力。

信息来源:财经网

主办单位: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外大街28号

制作维护: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信息与技术研究所    邮编:100088    电子邮件:[email protected]

京ICP备05068521号